“金牌服务”保障奥运运行 |
时间:2008-10-06 来源:人民日报 视力保护色: |
(2008年10月4日本报记者王炜)北京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展示精彩技艺的大舞台,更是全球各行业最优秀的企业展示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最高舞台。在北京奥运期间,由6家作为奥运会合作伙伴的中央企业和其他一大批央企组成的企业“国家队”,也奉献了精彩的表演——为奥运提供了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展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技术优势;高质量、高水平、零缺陷的金牌服务,展示了卓越的服务水平和理念;安全、高效、全面的奥运保障,展示了高度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彰显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特色。 技术更高新 科技产品为奥运增光 李宁手举祥云火炬空中漫步点燃主火炬,给全世界留下难忘的印象。点火仪式的每个环节,几乎都有央企提供的新技术、新材料。 祥云火炬不仅有漂亮时尚的外观,更有不怕风、不怕雨、不怕低温的本领。这源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航天科工还为主火炬塔专门设计了新型高能点火器,保证点火可靠性达到100%。 大脚印、五环、数字、汉字、火树银花……奥运的焰火从未如此多姿多彩。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承担了为奥运会生产烟花发射装置的任务,千门焰火发射装置设计先进,每组烟花发射装置上有32个发射炮筒、64个发射角度,总计3200个炮位、6400个发射角度。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奥运安保电子信息系统工程40多个项目,还自主设计、研发了“奥运安保指挥中心系统”、“低空慢速小目标侦测处置系统”和“首都区域防空指挥系统”,为保卫奥运会安全的公安武警部队提供了适应信息化作战需求的高新技术装备。 北京奥运会精确到各个场馆的实时气象服务,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几次人工干预天气取得了成功,确保开闭幕式没有受到降雨影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为奥运会研制了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的移动雷达探测系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以及还处于在轨测试阶段的新一代极轨卫星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为北京奥运期间的气候变化提供了监测数据。 服务更周到 企业“国家队”勇夺服务“金牌” 奥运村是各国运动员、教练员的家,在这里,他们享受到了舒适的设施、可口的食物和贴心的服务。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所属的维景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承担了奥运村住宿服务任务,负责运动员村6栋公寓共1395间客房的住宿服务和一个普通居民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细致周到的服务,换来了“零投诉”,让客人们宾至如归。 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北京奥组委指定奥运村唯一服务商,为奥运会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推出了精选的32条旅游线路,受到“村民”们普遍欢迎。 奥运村之外,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等承担北京奥运会酒店接待任务的中央企业,提供了完善的奥运接待和安保工作。据统计,42家中央企业在奥运会期间,共选派596名驾驶员、50名管理人员到奥运会现场提供志愿服务。 北京奥运会举办的这段时间,是中国民航业有史以来最忙碌的时期。作为奥运会和残奥会航空客运合作伙伴, 保障更有力 为奥运成功保驾护航 奥运会背后有很多不容易被发觉的支持,这些支持来自石油、电力、通讯等行业的央企。 为保障北京等重点地区成品油供应,中石油安排所属北京周边9座炼厂生产京Ⅳ油品,月生产能力18万吨以上;大港、任丘开行京Ⅳ油品进京专列;对公交车辆设绿色通道,保证用油及时足量供应。 在奥运比赛的电力保障方面,所有奥运比赛场馆及相关重要场所均具备至少两路不同方向的外供电源。为确保达到这个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共投资239亿元,在北京地区新增5座500千伏变电站,电网供电能力提高了33%。投资109亿元,在各承担奥运会赛事项目城市开展奥运配套电网工程建设。 手机报、手机上网、手机电视、 本届奥运会电视转播可以用“无与伦比”形容。中国网通为BOB以及全球16个转播机构200余家电视台的电视转播提供通信保障,通过1100多条光纤,将637路电视信号从各场馆汇聚到国际广播中心(IBC),然后从IBC通过18条海底光缆、2条陆地光缆提供的主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