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发展,与环境和谐共处 |
时间:2012-12-19 来源:中国医药报 视力保护色: |
最近,工信部下发的“抗生素和维生素类原料清洁生产征求意见稿”要求:到2015年,发酵类抗生素和维生素原料生产技术推广普及绿色酶法技术的比例要达到60%。这是国家近年来对制药原料环保、安全提出的具体指标。 制药原料生产巨头——荷兰帝斯曼公司是全球绿色酶法技术的引领者。目前,中化帝斯曼制药有限公司(帝斯曼抗感染业务集团与中化集团合资成立的公司)在中国建有吉林榆树和山东淄博两个原料生产基地,并从2010年开始将绿色酶法技术运用到中国基地。在我国推进绿色酶法技术、制药原料生产面临技术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化帝斯曼如何看待中国制药原料生产?如何推进绿色酶法技术?近日,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8月份刚刚上任的中化帝斯曼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杨帆(Jan Vriens)。 记者:中化帝斯曼在中国建有两个生产基地,尤其是建成不久的吉林榆树基地备受关注。目前两个基地生产情况如何? 杨帆:吉林榆树基地主要生产6-APA,达产后年产量是4000吨,预计年底达产;淄博基地主要生产头孢菌素,已经有头孢氨苄和头孢羟氨苄两个在产品种,未来淄博基地还会有新品种加入。帝斯曼中国原料基地专注于发酵技术和合成酶的转化技术,我们希望在这两个领域保持技术领先。 记者:当前,中国自产的原料药已经严重过剩,中化帝斯曼为什么仍然在中国建立原料药生产基地? 杨帆:事实上,中化帝斯曼中国原料生产基地的产品主要是自用,并不进入市场。吉林榆树基地生产的6-APA全部供应欧洲工厂生产阿莫西林。我们在中国建立原料基地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控制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价格波动。 记者:就阿莫西林这一品种而言,中化帝斯曼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已经短兵相接,您如何看待? 杨帆:长期以来,帝斯曼坚持绿色领域的“3P”原则,即关心人类(People)、对地球负责(Planet)和追求赢利(Profit)为核心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我们希望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关注绿色环保、为人类提供健康产品。市场竞争不仅仅体现在价格竞争,绿色环保、为大众提供健康产品对于制药原料企业来说特别重要。 记者:您认为绿色酶法产品具有哪些竞争优势? 杨帆:在成本、技术、环保上都有优势。比如可以减少废水排放、减少溶媒残留;采用直通法酶技术降低成本等等,这些都有明确的测算数字。 记者:目前,中国积极推进绿色酶法技术,这对中化帝斯曼的技术领先优势会不会形成挑战? 杨帆:作为绿色酶法技术的全球领先者,帝斯曼特别希望酶法技术得到推广,造福于环境和人类健康。中国政府的做法非常好,体现了政府的责任。现在中国企业采用绿色酶法技术的比例还比较低,中化帝斯曼愿意全力配合中国政府的工作,推广环保节能新技术,我们义不容辞。 记者:帝斯曼进入中国多年,在医药领域的发展速度较慢,为什么? 杨帆:帝斯曼是一个关注环保与持续发展的企业,在短期效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帝斯曼会选择后者。中国制药原料近20年发展很快,但是产能过剩和环保问题也比较突出,帝斯曼希望通过适度发展保护环境。我们不会迷失自己的原则和理念。 记者:帝斯曼与中化集团的合作已经快一年了,合作的效果如何? 杨帆:这是一次精彩的合作。中化集团是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素质的团队,我们彼此沟通顺畅,目标一致。中化集团的网络无疑会给帝斯曼的中国业务带来巨大的飞跃。 记者:中化帝斯曼有什么关注点? 杨帆:非常关注中国中低端市场。 记者:未来中化帝斯曼会采取并购工厂等形式生产下游制剂,从而进入中低端市场吗? 杨帆:进入的途径还不明确,但是中低端市场很吸引人。我再次强调,中化帝斯曼不会只关注短期利益。 记者: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这会不会影响帝斯曼在中国的投资信心和战略布局? 杨帆:当然不会。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是与欧洲相比仍然是惊人的。帝斯曼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作者:方剑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