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考察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把中国石油储备搞上去 |
时间:2015-05-27 来源:澎湃新闻 视力保护色: |
5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岙山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5日考察了岙山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他对在场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说,石油战略储备对国家意义重大。舟山储备基地已经建成,前景很好。要发挥优势,继续开发建设,为国家石油储备打好基础。 岙山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是习近平25日赴浙江舟山考察调研的其中一站。从去年6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开始,习近平在公开讲话中屡次强调石油战略储备问题,可见其对中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之关切。 石油的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是国际惯例,在应急防止供应中断、国家能源安全以及价格影响力方面意义重大。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已逼近60%、且依然呈现上升态势的世界最大原油净进口国中国而言,建立多层次的石油储备体系、拥有一定的石油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中之重。 这一战略重要性与紧迫性,在习近平此前的多次表述中有着集中体现。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时明确提出“加强油气管线、油气储备设施建设,完善能源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今年2月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习近平再次强调了“加快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1月20日,为了回应习近平在G20峰会上所做的“中国将定期发布石油库存数据”的承诺,国家统计局宣布了中国的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建成投产的情况。此前,中国原油战略储备一直被视作绝密内容,并不对外公布,国内唯一和库存相关的数据,来源于新华社每月末发布的一份石油库存数。但这一数字并不涵盖国家战略储备,主要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公司库存为主,并覆盖部分社会库存。 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提高石油战略储备的透明度,定期公布石油库存数据,将对全球石油价格和交易做出指引,意义重大。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包括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等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164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1243万吨。若以2014年中国原油进口总量来计算,这一储量相当于中国约15天的原油进口量,远低于国际能源署(IEA)规定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达标线”,即90天进口量。 其中,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库容为50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398万吨。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库容为52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378万吨。大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库容为30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217万吨。黄岛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库容为32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250万吨。 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油价不断下跌,使得中国进口原油成本不断降低,为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提供了有利契机。无论是海关数据还是到达中国的油轮数,都显示中国趁着国际油价大跌的时间窗口加大原油采购力度,增加原油战略储备。 按照规划,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项目将用15年时间完成合计7000万立方米(按照BP统计资料的换算标准,1立方米原油相当于0.8581吨)的原油战略储备,最终实现石油储备达到100天左右的净进口量。“三步走”规划中,位于浙江舟山和镇海、辽宁大连及山东黄岛的一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已于2008年全面投运,储备总量1640万立方米;二期基地规划储备总量2680万立方米,时间节点在2015年末,目前不少沿海布点仍在建设当中;三期规划储备总量2680万立方米,时间节点为2020年末。 记者:杨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