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化肥助农增产 天门1亩香瓜地“独占鳌头”的秘密 |
时间:2014-05-30 来源:新华网 视力保护色: |
图为农艺师正在检测香瓜螯合肥示范田叶片叶绿素含量 新华网5月30日电(记者 李由)29日,记者在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万场村看到,多年种植香瓜而闻名的天门又迎来了香瓜收获的季节,村民们把自家地里产的瓜摆在乡镇公路两边吸引来往过路的客人。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万场村的一块香瓜地似乎格外吸引人,百余位来自外地的经销商、种植大户和农化专家一大早就把这块仅有1亩的香瓜地占满了,是什么这么有吸引力呢? “土壤PH值6.6,叶绿素55.8,糖量10.5”一位手拿专业设备的农艺师正在报读从香瓜土壤、叶片和果肉中测得的信息,他身后的标识牌上写着中化化肥香瓜套餐施肥示范田。农艺师告诉记者,今天他的工作是对中化螯合肥科学施肥的效果进行公测,测完示范田之后还将对旁边的对照田进行检测对比。 “经现场客观、科学的检测,香瓜螯合肥示范田平均单株增产1.8个,平均每个1.7斤,增产3.06斤,就实际每亩1000株计算,本批瓜每亩增产3060斤,考虑到提前上市15天的价格优势,并按目前市场零售价3元计算,每亩至少增收9180元。此外,示范田香瓜含糖量为10.5(品种标准含糖量9-10),果实品质指标提升明显。”中化化肥湖北分公司总农艺师赵伏伟有些兴奋地告诉大家。 亲眼见证了检测过程的记者与远道而来得种植大户们一样,对“螯合肥”的不俗效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块仅有1亩的试验田究竟用了怎样的秘方呢? 据了解,湖北天门1998年开始种植香瓜,连年种植导致土壤结构恶化,中、微量元素缺乏,连作病害频发,香瓜品质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2008年开始,一直在市场上颇为吃香的天门香瓜开始遭遇瓜难卖的难题。虽然农户们每年化肥的用量越来越大,但施肥后的效果却越来越差。 万场村香瓜种植户马西姑婆婆是这1亩示范田的主人,看到检测师对自家地里今年产的瓜给了这么高的评价婆婆很是高兴。她告诉大家:“起初我也不太相信这个“螯合肥”,没想到试一试这瓜叶长势很好,叶子比别人地里的也更翠绿肥厚,还提前成熟了。后来人家看了我的地,追肥的时候也用这种肥,现在虽然比不上我地里的长势,但也比之前好很多。” 记者采访农化专家了解到,业界认为,螯合剂在肥料生产上的应用是农业生产的又一次革命。所谓“螯合物”,即在植物的细胞中有选择地捕捉某些金属离子,又能在必要时适量释放出这种金属离子的一种化合物。通过加入螯合剂发生螯合反应使得微量元素以不带电的离子络合体形态存在,可以有效解决微量元素吸收问题。让作物吸收营养更容易,更充分合理,在植物体内承担指挥部作用,平衡根、茎、叶、花、果实之间的营养供给,促使植物茁壮生长。 在农艺师提供得香瓜示范田施肥方案中记者看到,香瓜示范田基肥施用18-8-18S螯合肥40公斤/亩(667m2),追肥于坐瓜期施用15-5-25S螯合肥25公斤/亩(667m2);在香瓜花期,示范田效果较同等投入、施用肥料对照田异常显著,瓜蔓比对照长2倍,主茎比对照粗25%,叶色更浓绿,叶片更厚、更大。 福建中化智胜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应敏杰告诉记者,中化智胜螯合肥由中化智胜与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魏可镁院士小组共同研制开发,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提高植物对各种养分的吸收能力,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种养分的互补、平衡及协调功能,促进根系发育。氮、磷、钾综合利用率提高20%-35%,肥效期较普通肥料增加一倍以上。在同等养分含量施肥条件下,可使大田作物增产15%-20%,经济作物增产15%-30%。 中化化肥湖北分公司总经理张平表示,经现场公证,螯合肥在香瓜上的施用效果非常突出,提高了香瓜品质,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中化化肥同时深刻认识到,目前化肥行业竞争激烈,产品鱼龙混杂,农民想要从市场上要买一包高科技肥料并不是很容易。不科学施用肥料对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制约,作为肥料供应的主体,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科学施肥工作,普及科学施肥技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4-05/30/c_12656808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