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化肥拥抱互联网 手机一键下单助农“精准施肥

时间:2016-04-18     来源:新华网
视力保护色: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李由)一台智能配肥机轻松按键操作就智能测算并调配出“私人定制”的配方化肥,使用手机app查询实地土壤养分情况,输入目标作物和预期产量就能精准配肥,还能一键下单,4月15日,安徽明光市石坝镇的中化化肥石坝农业服务中心吸引了很多种粮大户和村民前来观摩。

化肥是农作物的“粮食”,化肥施用不合理将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互联网+智慧农业”来到田间,通过智能配肥机作为智能农业服务平台的终端,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法好比“按方抓药”,对促进化肥减量增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石坝镇铁山村的种粮大户桑胜祥围着这台智能配肥机反复观察,他告诉记者,他的500亩地分别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一年下来需要用24吨肥料,这次来观摩就是想试试这种新的配肥方式,他最关心的是这种智能配肥能得到多少实惠。

中化化肥总经理助理马跃在现场解答了桑胜祥心中的疑问,他说:“传统配肥采用的是大配方,数据相对粗放,精准用肥难以实现,智能配肥机能够适合小配方的需要,农民在地里用手机定位功能就能获得测土数据,这样就能实现配方精准,实现减量增效。同时,从原料直接到终端产品,这样节省了流通环节的加价。”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一代智能农业服务平台应用了物联网技术,以农作物为依托改进生产服务流程,通过集成农业大数据,实现种肥药配方、生产、施用以及农业综合服务的智能一体化,能够为广大农户提供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及配套支撑,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定制相融合,线上与线下多种手段相配合的一站式、全程化的智能服务体系,并依托300余名专业农技师力量,提供专业服务。

“自家田加上帮着外出打工的同村邻居们种的田一共有20多亩,以前种一亩小麦要用一百多斤肥,中化帮着测土配方以后肥料减到八十斤,原来一亩地小麦能收1000斤现在可以收到1200斤,省时、省力还省钱,产量稳定了心里踏实。”石坝镇汪北村村民黄生堂说。他今年64岁了,不太会用智能手机,这次看完手机下单演示,他准备回家让16岁的孙子帮他尝试网上下订单。

据了解,近年来,中化集团联手农业部深入合作,通过推进“互联网+智能配肥”项目,加快化肥供给侧改革;设立农业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

马跃介绍,中化化肥联合各地政府相关部门搭建了由“智能配肥机+云端数据库+电商平台+农化服务平台”组成的智能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减量化施肥技术推广,推进科学施肥到田。

“以智能配肥服务站为依托,与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合作,打通配方肥测、配、产、供、施各个环节,进行多种资源整合,直接服务农业生产。在石坝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1个智能配肥站、在古沛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1个智能水肥站,共同推广“一袋子肥”和“一桶肥”施肥模式。“一变一减”将抽象数字变具体实物,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示范带动化肥减量增效,推动新型肥料和水肥一体化的全面应用。”中化化肥安徽分公司总经理乔因国说。

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4/18/c_128904787.htm

友情链接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0-24 13: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