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举行 |
时间:2017-11-24 来源:国际商报 视力保护色: |
11月23日,由商务部、国家能源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商务部外贸发展局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在上海举行。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王受文说,中国已进入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新时代,将坚持开放的能源发展道路,与各国携手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 能源格局调整中国表现亮眼 王受文表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进行调整。一方面,美洲油气产量持续增长,亚洲新兴市场成为油气消费主要增长极,世界油气呈现生产西移、消费东移的趋势;另一方面,投机、地缘政治等因素对能源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可再生和低碳能源成为能源转型发展的新方向,国际能源安全环境也更加复杂。 同时,中国的能源格局也在不断调整。今年上半年,中国原油进口量首次超越美国,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市场成为国际石油贸易少有的亮点之一,对稳定世界油气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受文表示,中国已进入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新时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商务部积极推进原油进口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主体多元、竞争有序、富有活力的原油进口经营体制。“目前,已有17家符合条件的地方炼油企业获得了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中国民营企业成为国际石油贸易领域活跃而重要的参与力量。” 中国中化集团总裁助理钟韧说,中国正在放宽原油进口权与使用权,部分中企通过构建石油贸易电商平台,提高石油贸易的便捷性。同时,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在推动上海原油期货上市交易。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辉看来,通过参与全球油气定价机制,中国将为世界油气市场稳定和秩序构建作出更大贡献。 “一带一路”释放合作新动能 面对不断调整的全球能源格局,未来各国应如何更好地开展合作?王受文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及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57%及78%,沿线国家应凝聚共识,深入推进能源合作,通过构建能源市场协调机制,提高全球能源市场稳定性。“这不仅有利于增强沿线国家在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而且能带动沿线国家的资源开发与能源建设,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新动能。” 在能源咨询机构Energy Aspects副总裁米歇尔·梅丹看来,“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减少地缘政治、金融危机等给国际油气贸易带来的风险,维护全球市场稳定。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亚洲区副总裁卡塔尼表示,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出口企业密切关注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这将成为其出口业务的着眼点。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副总裁田景惠认为,面对未来油气需求的变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应加速打造油气贸易利益共同体,建设开放包容的交易平台,完善定价机制,降低交易成本。 本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以“改革、创新与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油气贸易合作”为主题,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知名石油公司、贸易和航运企业、金融和资讯机构以及学术研究机构代表近300人参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