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眼中的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可以“换种活法”

时间:2018-04-28     来源:光明网
视力保护色:

“数字经济时代,让我们换一种活法。”在中国中化集团总裁张伟眼里,发展数字经济这张蓝图中的探索创新,无异于集团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经历的生死存亡战略转型。“当年,从传统的老外贸企业转型为特点鲜明的市场化新国企,所以,大家说我们是国企里的民企,央企里的外企。”张伟这样调侃。

究竟怎样换一种活法?基于自己的实践,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的“数字经济”分论坛上,张伟讲起一个例子:去年8月份,他们决定在全集团的范围内,以创业团队的方式招募一个18人的团队,组成能源互联网工作小组,要求他们为传统能源业务的互联网化全面转型“杀出一条血路”。

“明确创业团队的所有成员,免除原来的一切职务,如果小组没有通过定期考核,将降为普通员工。这18人被人戏称‘飞夺泸定桥的18勇士’。”张伟说。

结果,这18名员工完成了周围人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在4个月里,从无到有,建成涵盖从原油进口到成品油、化工品、销售、物流、金融等7大能源互联网平台,组建了一支初具规模的科技团队。”

“数字经济时代,是一个没有不可能的时代。任何一项传统产业一旦注入了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的元素,将会发展成原来无法想象的模样。”张伟说。

不仅这一件事。峰会期间的中化的一款智能加油机器人在成果展上让不少观众耳目一新。它的智能在于可以自动判断车型和车子停靠角度,自动打开汽油邮箱盖、抓取油枪,完成高度模拟人工加油的动作。另外,中化还打造了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让农民可以在手机上随时调出种植地块数据,包括地理位置、作物类别、土壤质量、农机作业情况、作物长势、病虫害状况、实时气象等,并通过平台发出的操作指令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数字化……

“以数字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张伟言语中自信满满。

还令张伟印象深刻的是,数字经济时代是一个无壁垒、无边界的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破除壁垒、打破边界。比如,送外卖的美团和做共享单车的摩拜可以走到一起,做电商的阿里可以和拍电影的华谊携手,那么,做能源、化工的中化是不是也能与大家催生出美妙的化学反应?”张伟满怀期待。

记者:李政葳

友情链接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0-24 13: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