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园里的现代农业:施肥浇水点手机 种地不再是体力活 |
时间:2019-04-06 来源:央广网 视力保护色: |
央广网湛江4月6日消息(记者吕红桥 高艺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科技兴农被摆在了突出位置。新时代,地怎么种出科技含量,同时怎么算清投入产出这笔帐,是现代农业必须回答的两大问题。中化农业广东雷州MAP技术服务中心最近启用,记者实地探访,寻找答案。 4月初,广东雷州已经入夏,东西两侧大海蒸腾的水汽输送到这里,使当地的植被越发茂盛。中化农业广东雷州MAP技术服务中心的辣椒示范园里,黄灯笼辣椒已经长得齐腰深,作物经理常灿贤弯下腰,从辣椒根部的土里挖出一根手电筒一样的东西。 常灿贤:这个是田间的土壤墒情仪,它可以把土壤中的水份、温度、PH值、EC值等数据传送到咱们的智慧农业系统。 一般来说,农民判断土壤墒情无外乎刨几锹土,用手捻几下,凭经验判断。与这相比,土壤墒情仪显然更精准,更一目了然。在土壤墒情仪旁边,另一根线也埋入了地下,把它拉出来,一头是一个名片夹大小的仪器终端。 常灿贤:这个是土壤的PH探头,像这个黄灯笼辣椒它的根系大概就是在20-30厘米的土层,所以我们通常会把这个仪器放到20-30厘米,以测定它的生长环境。我们还有EC值的测定,也就是土壤的肥料状况。 辣椒园边上还立着一个太阳能气象站,上面有密密麻麻的传感器,可以测出当前的温度、湿度、风力、风向、光照强度等。地上地下的传感器只是智慧种植的开始,辣椒园里的各种数据收集后,会汇总进入后台数据中心,并呈现在技术人员的手机上。技术人员根据提醒,轻点手机,就可以对田间地头进行管理。在智能配肥站,农艺师蔡岩松让记者试了试手机配肥、施肥。 蔡岩松:就是这个,你来点一下“确定”。好,现在看一下我们的机器。是不是我完全没有触碰这台机器,只通过简单的一键操作,就能够实现系统的控制。我们的管理人员可以坐在家里,拿出手机一键操作,整个系统就能正常运行。 对着手机屏幕,就可以对肥料的配方、浓度、用量进行精准控制,配好的液体肥会顺着管道,直达作物根系,省时省力。施肥还没结束,植保无人机已经起飞,开始喷洒农药。技术人员说,不同于常见的无人机,这款无人机也可以用手机控制。 无人机技术人员:一键起飞之后,它就会按照它预先设好的航线飞行。我们这个飞机的一个特点是精准飞行,全自主作业。它会按照我们之前预设好的航线以厘米级的精度飞行,确保不会出现重喷、漏喷。 此外,还可以用手机实时查看辣椒长势,以及给辣椒园浇水。记者算了算,除了种植和收获,辣椒园的其它农事活动基本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不再是繁重的体力活。作物经理何宇盛说,除了节省人力,智慧辣椒园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 何宇盛:我们这个辣椒可以达到一个绿色标准,用肥用药方面是比常规的一些字种植方案减少10%左右。常规情况下,一亩地辣椒可以达到3000块钱的利润,但如果管理水平更高一点的话,是可以达到5000块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