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MAP战略:“让中国人从吃饱到吃好” ​

时间:2019-04-09     来源:中化新网
视力保护色:

春分刚过,细雨蒙蒙,地处广东最南端的雷州半岛正迎来春耕生产、播种灌溉的好时节。4月3日,在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化集团”)下属中化农业广东雷州MAP技术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在技术服务中心的辣椒示范园里,智慧农业的应用让人大开眼界。现代化智能硬件设备对示范园的环境、土壤湿度、温度以及辣椒生长状况等方面随时监测,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实时查看示范园的情况。而通过物联网功能,线上就能实现智能配肥,水肥一体化的精准操作,这样科技十足的应用,刷新了人们对农业的认知。

无人机喷酒农药又准又好

4月3日,在中化农业广东雷州MAP技术服务中心的辣椒示范园里,一架极飞P系列植保无人机从田埂上起飞后绝尘而去。根据设定好的路线,它在一片辣椒园上空均匀地喷洒出农药的水雾,其快速精准的植保作业,引得前来参观的农户和媒体记者的一片喝彩。

“无人机有记忆功能,进行喷洒作业不仅不会重复,而且还会根据植株的浓密程度以及风速调整作业高度和用药量,以保证农药喷洒的均匀。此外,其智能之处还在于,无论是电池电量不足还是农药剂量不够,它都不会起飞,操纵器会发出指令,提醒操作人员给电池充电或给携带的农药桶补药。完成作业的无人机还会自动回到起点。”中化农业广东雷州MAP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许建文告诉记者说。

“这无人机喷药还真是又快又好!”观摩此次无人机飞防示范作业的雷州当地种植户文妃友下定决心,今年他将与中化农业雷州MAP技术服务中心合作,在自己的种植园里使用上无人机飞防等一系列现代化农业技术设备。

据记者了解,这里所展示的极飞P系列植保无人机具有精准定位、自主飞行、离心喷洒、模块化设计、整机IP67防护、智能AI和效率高、远程监控等8大特点;而且极飞无人机还有一个监控平台,可以开放给政府部门。通过这个平台,政府部门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个飞防队作业了多少亩,甚至是在哪个地块作业,作业人员是谁、喷了多少药量,还有哪些地块没有喷完等等,方便管理。此外,极飞建立了一个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里面涵盖了与农业生产相关所有的信息,如土壤墒情、气候状况、产量预估、病虫害预测等,可以更好地帮助政府、企业和农民作出农事决策。

土壤墒情检测助力智慧农业

除无人机外,在中化农业广东雷州MAP技术服务中心的辣椒示范园里,现代化的智能硬件设备会对示范园的土壤湿度、温度以及辣椒生长状况等方面随时监测,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实时查看示范园的情况,土壤水分、pH值及EC(土壤电导率)值数据等一览无余。

雷州MAP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常灿贤告诉记者,土壤墒情检测仪、气象站与传输软件、手机APP一起,就构成了智慧农业系统物联网。“通过物联网科技,智慧农业等于将农业武装起来了。”常灿贤说。

记者了解到,土壤墒情检测仪和气象站,包括监测仪器和探头以及一些传输软件,构成了智慧农业的线下部分。放置于田间小型气象站上的太阳能面板能起到收集能量的作用,上有风向标,可以随时了解风向;还有风速议和光照仪,能测定连续的光照强度,并收集到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这些信息会通过传输软件反映到慧农中心的物联网系统,即智慧农业的线上部分,相关数据可以在手机端进行显示,让技术人员和农户能一目了然。每个农户只要安装了这个慧农系统,就可以通过手机查看作物生长情况。服务中心还有一个慧农系统的平台端,可以把观测范围内整整一年的种植和农产品的生长情况以及产品成本记录下来。

“我们线下还有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实时检测,我们可以把具体情况反映到水肥一体化的配肥系统中。科技人员和农户在办公室或茶餐厅,就可以查看配肥情况。”常灿贤谈到。

许建文随后介绍说,这是土壤墒情检测仪,用于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插在地里面的部分是土壤pH值检测探头。由于雷州的土壤pH值普遍偏低,只有4点多。测定作物的pH值,并相应采取农事操作加以调节。除了pH值检测仪,他们还有EC值(土壤电导率)检测仪,用来测定土壤水溶性盐(即土壤中肥料的含量)的指标。仪器应该根据作物根系的生长状况确定测量深度,通常安放在植物根系附近。如黄灯笼辣椒的根系在20~30厘米的土层,我们就会把仪器放到20~30厘米的土层里。此外,他们还会将土壤传感器放置于不同深度,以便对作物根部的水分、养分进行分层监控,这种土壤传感器可以照顾到50亩左右作物的情况。而气象站则可以管到周边2千米的范围。

“使用检测仪的目标是根据土壤状况及作物的需肥特点,实现全程水肥一体化,少量多次。我们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化的蔬菜(辣椒、韭菜、菜心)生产流程,实现减肥减药目标。目前能做到每茬减肥20%以上,别人用10千克肥料,我们只用8千克;减药3次,即别人用10次的,我们用7次,最终达到绿色标准。”许建文强调。

智能配肥作物缺啥就能补啥

在雷州MAP技术服务中心的智能测土配肥站,记者看到的是一台由电脑控制的智能配肥机。侧面是标有氮、磷、钾、核心母粒、中微量元素等字样的五个原料桶。在输入配方后,工作人员会把相关肥料装入原料桶,再进入计量器,随后智能配肥机就可以将氮、磷、钾、核心母粒、中微量元素以及农药根据配方精准配出所需药肥。

“固体肥料的配肥,主要是公司先帮助农户取土样检测土壤养分含量,分析数据,结合当季作物所需底肥的规律,制定科学配方,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不乱施,也不多施,做到科学施肥,达到减肥增效、降本增收的目的。”雷州MAP技术服务中心作物经理 刘辉告诉记者。

据了解,2018年12月服务中心试运营以来,已配制肥料100多吨,服务了番薯、水果玉米、西瓜、冬瓜、南瓜等作物,服务对象有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等。

“雷州市后湾村90亩的心香番薯,使用了服务中心的智能配肥底肥套餐,成本为300元/亩,全程总成本1500元,产品优质,最终售价高达3000元/亩,亩收益达到1500元/亩。没有使用智能配肥机的农户的地块,不仅每亩成本高,而且产品的售价还低于采用智能配肥机配肥的作物。另外,黄坡村的100亩紫罗兰、郁宅村150亩鸡蛋黄示范田底肥亩成本304元、268元/亩,我们实施全程用肥跟踪,目前结薯率已超过平均水平。” 雷州MAP技术服务中心作物经理 何宇盛强调。

MAP落户雷州保障春耕生产关键期

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四季温暖湿润、光照充足,气候条件适宜多种热带水果及蔬菜生长,但一直以来这里的农业种植水平却并不高,面临着用肥、用药不科学等诸多问题,当地农产品品质和产量都有待提升。而雷州MAP技术服务中心的启用,将为这一情况带来改观。据了解,技术人员已经在当地的辣椒、番薯等作物上开展技术指导,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辣椒是广东省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辣椒种植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大,在市场行情下跌的年份,农户丰产不丰收,甚至大面积的辣椒被放弃。中化农业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沙告诉记者:“在针对雷州辣椒种植产业的痛点上,MAP技术服务中心正着力打通当地产业链,进行产品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将市场行情波动对种植产业的影响降至最小,使辣椒卖出好价钱。”

中化农业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刘杰表示,雷州MAP技术服务中心通过“公司+服务中心+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将引导雷州市及整个雷州半岛的农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最大程度保障农民利益,并引导当地农户精准脱贫。

此外,雷州MAP技术服务中心还通过应用先进科技成果,解决当地农业的痛点问题。番薯种植户刘清裕有一个困扰他多年的难题,“番薯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地下害虫的咬噬,有虫眼的产品品质卖相差,对产品销售影响很大,以前我用传统农药防治,虽然防虫效果好,但是农药残留大,对安全有影响,卖不出好价钱,而MAP技术服务中心帮我引进新型生物低毒农药,种出了绿色无农残的番薯,每亩增收能达到两成,卖价也更高了。”刘清裕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受中化农业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仅在雷州所在的广东省,除已建成的南沙和雷州两座MAP技术服务中心,预计今年还将建成梅县和仁化两座MAP技术服务中心。

全国加速落地提供农业现代化范本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今明两年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并提出要推动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

而就在半个月之前,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促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实施方案》。方案指出,中化农业要发挥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的技术、产品、人才、市场和管理优势,提高农民合作社经营效益,提升其专业化、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数字化水平,并将MAP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对接行动作为首要任务。

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方案要求,中化农业MAP战略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落地。截至2019年3月初,中化农业MAP在经济作物领域已建成运营51座技术服务中心,服务经济作物面积40.2万亩;在粮食作物领域,累计建设技术服务中心45座,签约服务面积达148.24万亩。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中化集团农业事业部经作MAP副总经理郭宗军表示,通过推行科学的种植方案和高性价比的农业生产资料,MAP模式较普通种植模式可实现种植环节降本增收15%以上,较好地帮助农业生产者特别是普通农户实现了增产增收。同时,通过减量施用化肥农药、推广节水农业和秸秆还田等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MAP模式在全国落地开花,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及经营体系,为走产出高效、品质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现实的范本。

“根据中化农业的计划,包括MAP经作和MAP粮作在内,未来3到5年,中化农业将在中国的重要农业县建设500座以上的MAP技术服务中心和近千个现代农业示范农场,实现服务3500万亩以上耕地的目标。同时建设的智慧农业平台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线下线上的协同服务和精准农业决策,以更广泛的影响力来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中国农业从‘让中国人吃饱’向‘让中国人吃好’升级。”中化集团新闻发言人张宝红告诉记者。

作者:郁红

友情链接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0-24 13: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