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7日 中国环境报
本报讯 很少有人知道高420.5米、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金茂大厦1天的水、电、天然气3种能源的消耗费用超过了15万元。但它同时又是个“节能大王”,金茂集团工程技术总监告诉笔者,为了减少无谓的能源消耗,金茂大厦采用了多种措施,运用智能化的节能设备,节能效果显著,百元收入能耗支出仅5元,比国际水平还低3元。去年占大厦能耗50%以上的酒店节约电、天然气的金额达150余万元。
在大厦里,有一支庞大的“智能监督队”,它由30多块流量计和1000多块分时电表组成。通过这些“智能监督哨”,每个部门的能耗情况都能明明白白显示出来。“明算账”后,各部门的节能意识均得到普遍提升。
在大厦的地下室有了“楼亭自控监控机房”,它可“指挥”大楼所有的公共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电脑设定了所有灯光和空调的使用时间,细化到各个部门,乃至走廊和厕所,一般工作人员无法进行更改。比如大厦的中央空调系统,全部采用变频装置,非常灵活,能根据客户的热负荷,自动调节送风量。在保证满足客户的室温需求之余,又充分利用室外新风,减轻空调运转的能耗。又如宴会厅的空调只会在宴会开始前一小时开启,下午进行准备时仅使用工作照明。要是哪块区域没有人,通过机房的电脑还能远程关闭灯和空调。
大厦的地下停车场还安装了监测一氧化碳浓度的设备,通过分析一氧化碳的浓度来识别进库车辆的多少。车库内通风系统的停启是依据一氧化碳浓度的数据自动调节开关。
同时,一些经常被人们提及的节能细节,通过智能化管理,也能有大的收获,如大厦2148盏灯全部改为节能灯,一年就比普通灯节省近54万元的电费。
在大厦88层楼顶,安装有一台气象仪,它不是用来给大楼提供天气预报的,而是大楼智能节能的又一个好助手。气象仪每天把温度、湿度、气压、风向等数据传输到工程技术部的电脑上,大厦把一年的气象数据收集起来,请专家通过大厦能源模型进行分析,就能得出当年理论上的能耗数字。看“天”得到的数据就是节能的依据,与实际的能耗数据进行比较,能找出需要改进的环节,进一步降低大厦能耗。
大厦加装的换热装置,能够网罗各种能量进行再利用。比如,厕所排风系统带走的空调冷热气,能够被回收过来预热或预冷新风;洗衣房的污水热量被用来加热洗衣机的进水。 (记者 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