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转型取得的成效

时间:2011-09-28

  1998年到2006年,中化公司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转型,对企业进行系统变革和全面再造,使公司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夯实了资产和业务基础,为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几年来,公司千方百计解决沉重的历史包袱,用当期经营创造的利润填补历史遗留的巨额亏空,使公司的资本重新得到充实,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对比历史上资不抵债的严峻局面,2006年底,中化公司总资产达到695亿元,净资产达到263亿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69%210%。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全部清理消化完毕,资产结构得到根本改善,国有资产的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为企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化赢利能力大幅度提高,经营业绩连续跃上新台阶

  成功解决历史问题后,2004年初公司适时提出了五年再造一个新中化的目标,由此进入了新的健康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公司大力加强市场化运作,调整经营结构,大力淘汰低价值、高风险业务,推进经营创新基础上的业务扩张,不仅消化了石油、化肥进口垄断经营权的取消对公司经营造成的冲击,使公司每年销售收入仍保持在200亿美元左右,继续保持了在《财富》世界500强中的地位。与此同时,公司经营的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面向市场的赢利能力显著提高,盈利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005年,公司提前三年实现了2004年初提出的五年再造一个新中化的财务目标。2006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84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3.7亿元,位列商贸板块中央企业榜首,销售收入和利润占商贸板块中央企业总额的近1/4。其中,利润总额已在19996.7亿元的基础上增长6.5倍,年均增长率达到30.8%。在并不占有垄断性政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公司各项效率指标连年实现增长,2006年公司人均销售收入达到1021万元,人均实现利润24万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在同类企业中居于领先水平。自国资委实施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以来,中化公司已经连续被评为A级企业。

(三)建立了先进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内控体系,企业管理素质和集团控制力显著提高

  公司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和内控体系,并在全公司范围内严格实施,企业综合素质有了质的改善,经营质量明显提升。按照国资委2003年对中化公司内控体系的评价,认为中化公司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管理制度不断改进,经营决策科学化不断提高;投融资及对外担保等风险控制机制较健全,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较完善,坏账比例低,企业信誉好;安全质量控制制度有效,事故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资产和财务监督机制健全,内部审计认真严格,注重经营风险预警,法律顾问制度较健全,总体上处于行业优秀水平

(四)战略推进取得显著成果,主营业务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显著增强

  经过几年来坚定不移的战略推进,公司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和向传统优势贸易业务的上下游延伸,在石油、化肥、化工三大核心领域逐步形成了集资源、研发、生产、物流和营销于一体、全球协同运作的产业价值链,进一步拓宽了发展空间,核心竞争能力和立足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公司石油业务已经基本形成以增强原油资源和分销能力为重点,从勘探开发、炼制到分销、零售的完整产业链,国家石油公司的地位进一步稳固,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化肥业务已经形成了贯穿资源控制、研发、生产、销售和农化服务的一体化产业布局,成为保障国内化肥市场供应、稳定化肥市场价格的主力军。化工品业务以流通服务为主体,以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对资源与市场的组织能力为重点,包括资源获取、技术研发、生产和物流服务在内的经营布局已逐步形成。

(五)品牌价值有效提升,赢得了社会和市场的广泛认可

  几年来,伴随着市场化转型的推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中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和市场影响日益扩大。2002年,中化“SINOCHEM”及司徽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成为我国在加入WTO后首批认定的驰名商标之一。2004年,中化SINOCHEM)商标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化肥商品上的驰名商标,公司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同时在服务和商品两个领域拥有驰名商标的企业。经有关品牌研究机构评估,中化品牌近两年均入选了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并名列前茅。

相关新闻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0-24 13: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