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袁院士、冯总,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在这春暖花开备耕繁忙之季,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化化肥公司联合举办“中化惠农保春耕、种三产四促增产”的活动,这即是展现我们为农服务的一种共同责任与义务,更是一项庄严的社会承诺:我们将致力营造一个惠农环境,推进袁隆平院士倡导实施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尽职尽责。
在袁院士的亲自指导和带领下,我国超级杂交稻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在2000年和2004年分别实现了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农业部制定的第一、第二期超级稻的产量目标。为了充分发挥超级杂交稻的增产潜力,袁院士提出在南方稻区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并强调要“良种、良田、良法”“三良”配套。因此,我们加强了与涉农企业的合作,建立了“杂交水稻高产高效产业技术联盟”。一方面,企业借船出海,把科研单位作为他们的研究后院,充分运用科研部门的科技资源优势与科技示范的基地展示优势,增强了企业自身的开拓和创新意识,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地位、市场地位和为三农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科研单位将科研课题与生产实际和市场紧密结合,研究形成的新技术、新成果和新产品不仅为水稻种业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为农民提供了值得信赖的技术产品和可操作性强的配套技术,有力地促进了超级杂交水稻的健康发展。近5年我们研究形成了以超级杂交稻节氮栽培技术和水稻超高产抗倒栽培技术,便是这种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中化一致关注这一产业联盟的合作效果,于2010年3月正式与我们与中化化肥公司签署了科企合作的战略协议,一年的合作成效显著:首先,我们重启了对农用钾肥在杂交水稻的应用效果的研究,眼下由于复合肥主导农资市场,人们已逐渐淡忘了增施单质钾肥。我们的研究结果再次展示了增施钾肥能显著增强了超级杂交稻的抗倒伏能力,特别是能使水稻基部节间茎杆粗度,亩施7公斤钾肥时茎基总可增粗8%左右,并显著增加基部3个节间的弯曲力矩、折断弯,提高抗倒伏能力。大家都知道,高产超高产需要水稻品种具抗倒伏能力,机械化收割也需要水稻表现抗倒伏。因此,增施钾肥仍是水稻防倒伏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第二,我们共享了科研资源,促进了中化研制的技术物化产品更具有品种和生态区域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目前,肥料品种单一性不利于水稻品种的生物多样性和种植区域的生态多样性。我们将多年有关超级杂交稻营养特性、土壤特性与肥料需求特性的研究结果与企业共享,为他们研制出更适合湖南生态区域特性的水稻专用肥。如添加锌、硅、钙、镁等微量元素,有利于冷浸田获得稳产高产;又如高产和超高产水稻栽培有氮肥后移现象,他们则以我们的科研结果为依据,优化了肥料配方添加缓释氮肥,缓解了超高产栽培后期氮肥供应不足的矛盾。第三,我们共同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通过科技示范基地向农民展示良种良法对水稻增产的效果,创造性地探讨了农化产品直供服务的新模式,特别是将水稻专用肥、钾肥直接用到“种三产四”基地,减少了流通中间环节,让农民得到了实惠,项目区初步成效显著。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与中化化肥等涉农企业的跨产业联合与合作,把水稻的科研优势尽快地转化产业优势,加强超级杂交稻抗倒高产、节氮高效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实现“良种、良田、良法”的配套,为“种三产四”项目区提出优质的技术产品、轻简优化的配套技术,全力打造惠农增产、高产高效的典范,努力推进“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为我国粮食安全承担更大的责任,尽到最大的义务。
最后,祝这次惠农活动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