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辽宁 木子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整整走过了30年的征途。仔细回味这30年来老百姓最关注的衣、食、住、行的变化,不由感慨万千。
衣
30年前的中国人穿着朴素,衣服的式样很单一,不是中山装就是列宁装。衣服颜色更是单调,无论男女衣服无外乎是黑色、灰色或者深蓝色、军黄色,毫无色彩和生气。而30年后,不但全国各地的商场里服装琳琅满目,而且越来越多的国际顶级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人们的穿着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靓丽。
记得前一阵看一篇采访国际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的文章,文中有两张对比强烈的照片让我印象深刻。一张是1979年皮尔·卡丹第一次来中国在王府井大街的照片。当时,身穿剪裁得体大衣、围着红色围巾的皮尔·卡丹,在满大街黑色、灰色装束中显得极为扎眼,大街上所有的人都离他远远地,流露出惊讶和好奇的神色,好像看见外星人一样。另一张是2008年皮尔·卡丹在王府井大街的照片,老人的装束依旧帅气,只是在满大街穿着各种流行服装的国人中间,他已经不再像29年前那样显眼,人们的神情轻松、充满朝气,似乎没有人再侧目这样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食
30年前,买吃的都缺少不了一样重要的东西——粮票,这可是那个时代最紧俏的物品之一。国家给每个家庭按人口定额发放粮票,买米、买面除了要钱外还必须要交粮票。如果没有粮票,即使有钱商店也不会卖给你,就连买点心都需要粮票。记得那个时候,妈妈为让我们能吃上点心,总是每月省下一两、二两的粮票,凑上几个月,买上一斤桃酥打打牙祭,我们都高兴得不得了。
现在,粮票早已成为历史,甚至成为人们热衷的收藏品之一。人们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不用说点心,就连以前逢年过节都不一定吃得到的美味佳肴也都天天变着花样吃。现在,妈妈已不再为没有粮票而苦恼了,苦恼的是物质丰富后随之而来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三高”如何预防的问题。
住
30年前,大多数的家庭住的都是小平房,家家户户冬季取暖都要烧煤炉子。记得小时候,刚过“十一”,家里就张罗着买煤,还要算计好一个冬天需要烧多少煤、要用多少钱。有时天气突然变冷,我们央求妈妈烧煤好让屋里暖和,妈妈就劝我们,“咬咬牙,过两天再烧。”那时候觉得妈妈真狠心,现在才知道要是提前烧,很可能到后来就没煤可用了。
现在,家里早就搬进了楼房居住,不仅小区环境优美,而且户户通暖气,妈妈再也不用为冬季取暖的事情操心和发愁了。要是遇上暖气没来而天气变冷的情况,冷暖两用的空调足够保证家里温暖如春。
行
30年前,最主要的出行工具就是自行车,有辆永久牌自行车甚至一度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就连结婚时姑娘要彩礼的“三大件”都少不了自行车。
30年后,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已更换成了小汽车,去更远的地方就坐火车或飞机,自行车已经逐渐变身为运动健身的器械之一。身边的朋友出国旅游的越来越多,经常是早上还在大连,下午就到了巴厘岛,这在30年前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历史长河中,30年的时间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未来30年,中国一定还会给世界更大的惊喜,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更加美好!